基于CAPItello-291研究结果,AKT通路抑制剂Capivasertib被FDA批准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并同步获得NCCN指南一级推荐。2023年SABCS大会上,CAPItello-291研究PRO结果公布,CAPItello-292研究方案也进行了披露。《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对HR+/HER2-晚期乳腺癌当前的治疗格局及Capivasertib相关数据进行介绍和点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基于CAPItello-291研究结果,AKT通路抑制剂Capivasertib被FDA批准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并同步获得NCCN指南一级推荐。2023年SABCS大会上,CAPItello-291研究PRO结果公布,CAPItello-292研究方案也进行了披露。《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对HR+/HER2-晚期乳腺癌当前的治疗格局及Capivasertib相关数据进行介绍和点评。
01
肿瘤瞭望:目前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已经以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为主,这些患者在进展后目前的治疗选择有哪些?临床感受如何?
王殊教授:由于CDK4/6抑制剂三个系列(MONALEESA、MONARCH、PALOMA)临床研究阳性结果的发布,我们看到现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已经进入到CDK4/6抑制剂时代。如果没有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所有的HR+/HER2-晚期乳腺癌都会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用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中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OS结果,OS甚至可长达5年之久。
对于CDK4/6抑制剂治疗后再次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来说,我们通常会对其他通路和靶点进行探索。当前大家最关心的且数据较多的就是PAM通路,即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但由于这一通路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时间较早,因此多数相关研究纳入的人群都不是经治的CDK4/6抑制剂患者,这可能与我们当前的临床实践并不十分匹配。而近期看到了一些临床研究(比如AKT通路抑制药物Capivasertib的CAPItello-291研究)更多的纳入了经治的CDK4/6抑制剂患者,与当前的临床实际吻合,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除对传统通路的探索之外,对于CDK4/6抑制剂经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ADC药物(包括以HER2或Trop-2为靶点的ADC)也进行了探索,相关研究结果显示ADC药物在这一领域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02
肿瘤瞭望:Capivasertib于上个月被FDA批准和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治疗HR+/HER2-经内分泌为基础的疗法,治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AKT抑制剂,您如何看待这样一个新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的意义?
王殊教授:对于PI3K-AKT-mTOR这一信号通路,既往获批的主要是PI3K抑制剂(如Alpelisib)和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此次AKT通路抑制剂Capivasertib的获批,是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治疗的药物补充,也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雌激素受体(ER)与PAM信号通路过度激活相互作用使乳腺癌细胞适应雌激素剥夺,导致乳腺癌细胞对内分泌治疗失去敏感性。所以对这一通路进行抑制是可以给患者带来获益的,临床前试验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CAPItello-291研究纳入了内分泌治疗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包括部分CDK4/6抑制剂经治的患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接受Capivasertib(每日2次,每次400 mg;治疗4天,停药3天)+氟维司群(第1周期的第1天和第15天给药,以及随后每28天周期的第1天给药,每次500 mg IM)或安慰剂+氟维司群治疗。全球队列共708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Capivasertib+氟维司群(n=355)或安慰剂+氟维司群(n=353)治疗,289例患者(40.8%)发生AKT通路改变。
CAPItello-291研究达到了双重主要终点,结果显示总人群和AKT通路突变人群的PFS均有显著获益,总人群PFS:7.2个月vs 3.6个月HR=0.60;研究者评估AKT通路改变人群PFS:7.3个月vs 3.1个月HR=0.50。
近期刚刚发布的该研究中国队列数据,全人群PFS:6.9个月vs 2.9个月HR=0.51,与全球数据趋势一致,且HR值更低;中国队列中PIK3CA/AKT1/PTEN确认非突变人群PFS:9.2个月vs 2.7个月HR=0.38,也有显著获益。亚组分析显示,无论AKT突变情况如何,以及是否使用过CDK4/6抑制剂,Capivasertib+氟维司群均能给患者带来显著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通过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看到AKT通路抑制剂Capivasertib+氟维司群为患者带来了PFS翻倍的获益,这和我们的预期的PFS也是比较接近的。该研究也让我们看到通过抑制AKT通路,可以给患者带来实质性的临床获益,Capivasertib+氟维司群可以作为HR+/HER2-内分泌治疗敏感,经一线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患者治疗新标准。
03
肿瘤瞭望:今年SABCS大会也报道了CAPItello-291研究的PRO数据,您认为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PRO数据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王殊教授:HR+乳腺癌生存期长,内分泌治疗的时间也很长,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很重要。除了主动搜集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数据外,患者报告结局(PRO)也是很重要的生活质量来源,目前很多大型临床研究都会对PRO进行评估,以进一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SABCS大会上,CAPItello-291研究报告了PRO数据(依据EORTC QLQ-C30和EORTC QLQ-BR23)和患者报告的治疗耐受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好,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能会带来一些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如mTOR抑制剂可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口腔炎,PI3K抑制剂可能会带来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在AKT抑制剂治疗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的体现,从研究结果来看,患者应用AKT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泻,但目前我们对腹泻的治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自如应对,患者可以不必担心。基于Capivasertib+氟维司群在临床研究中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希望未来它能够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04
肿瘤瞭望:CAPItello-292探索了AKT抑制剂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结合本次大会公布的数据,您如何看待未来AKT抑制剂在HR+/HER2-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力?
王殊教授:我认为所有治疗药物的研发路径都比较相似,都会从后线向前线治疗进行探索。当我们看到非常有治疗前景的药物出现时,研发人员可能会同步开启针对多种人群治疗的研究,以探索其在不同治疗场景中的应用效果。随着治疗理念的变迁,大家都认为好药要先用,当前AKT抑制剂在HR+/HER2-晚期二线治疗中取得了阳性结果,也有向前线推进的趋势。
CAPItello-292就是AKT通路抑制剂Capivasertib在HR+/HER2-晚期一线中进行的探索,该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Capivasertib与CDK4/6抑制剂和氟维司群联合应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期待这一多药联合方案能够更好的控制高危乳腺癌患者,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期待该研究数据早日进行公布。
王殊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SCO-BC)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G)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