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丁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常委,致力于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胃肠道肿瘤的诊治,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给予了很多的研究。在今年的“2014年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 Best of ASCO Event in China(BOA) ”上,于教授担任“乳腺癌专场”分会主席,《肿瘤瞭望》有幸采访了于教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生物治疗
目前,乳腺癌全程管理分类治疗体现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不同类别的患者。针对不同类别患者合理选择化疗、内分泌和分子靶向治疗,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或单药。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让临床医生苦恼的特殊类型,近年来全球特别是中国开展了非常多的细胞生物治疗,但实际上迄今为止没有获得很多循证依据支持,究其原因是三阴性乳腺癌没有靶点。因而在此基础上做的分子靶向治疗等是非常困难的。生物治疗将是未来需要探索的问题,期待今后会获得更多的研究数据支持。
方案选择
临床实践中,选择3周方案还是每周方案是一个普遍问题。经典的紫杉类,在刚刚上市的时候都是3周方案,但是随着3周方案的使用中不良反应的出现,人们探索出了单周方案,即周疗法。临床上也在尝试着进行周疗法,包括铂类的单周方案,这是一个趋势。单周方案在解决不良反应方面,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到现在,国内临床上更多使用的还是3周方案。因为在我国,临床上需要考虑患者的住院和来院时间,相比单周方案,3周方案的可操作性更强,所以为了方便患者,3周方案的选择仍多于单周方案。
铂类应用
铂类药物有严重的毒性作用,较高比例的患者因严重的毒性反应而中断治疗。于教授指出,GeparSixto II期试验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添加卡铂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但并非所有的Ⅱ-Ⅲ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应当使用铂类药物。现在Ⅱ期大家知道只是一个疗效的平台,Ⅲ期虽然可以去做,但是统计的数据还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看到。对于整个Ⅱ-Ⅲ期,于教授认为想到目前为止,数据不是那么乐观。如果从亚组分型去看,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问题。
PARP抑制剂
对于PARP抑制剂,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只是谈到了三阴,但实际其远不仅应用于乳腺癌中,如妇科肿瘤、胃肠肿瘤等。乳腺癌的药物较其他瘤种要多,所以可能它的地位没有原来那么高。PARP的靶点问题是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个靶点牵扯面会很广,其对治疗是否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这个问题还需要以后我们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