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前列腺癌专家与全球同道,致力于攻克“蓝颜杀手”前列腺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效、更加方便、更加可及的创新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辞旧迎新之际,《肿瘤瞭望》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回顾2023年前列腺癌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一起展望前列腺癌临床实践的变化,并以更多创新治疗方案惠及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伟大蓝图的实现。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复旦肿瘤泌尿外科是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单位,一直致力于提升亚太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水平。能否介绍一下您和团队在2023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工作?
叶定伟教授: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乃至亚太多数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快速增长,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探索中国乃至亚太前列腺癌患者的精准诊疗策略,过去一年在国际期刊发表了以下的主要研究成果:
2023年3月发表于《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IF=37.3)的文章,综述了环状RNAs(circRNA)的特性和功能,尤其是circRNA对前列腺癌等泌尿系肿瘤增殖、转移、凋亡、代谢和耐药性的影响;
2023年7月,团队研究再度登上《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IF=13.4),证实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存在人种差异,在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后,亚裔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欧美患者。因此,针对亚洲人群的个体化治疗刻不容缓;
2023年8月发表于《亚洲男科学》(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的研究,采用皮下脂肪指数(SATI)、内脏脂肪指数(VATI)、骨骼肌指数(SMI)以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等指标,分析接受多西他赛治疗mCRPC患者的生存差异。
与此同时,我们带着复旦肿瘤团队所取得的原创研究和创新技术,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进行分享交流:
今年,我们团队有两项研究(HC-1119-04、ANGELA研究)入选ASCO大会壁报交流;CHART研究在去年登顶《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后,今年ESMO大会报道了PSA动力学的事后分析;
今年6月成功举办2023浦江前列腺癌高峰论坛,同时举办“2023年前列腺癌精准影像与治疗亚太学习班”,这也是亚太学习班首次由中国的医学团队主办;
成立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机器人手术创新中心,全球机器人手术协会(SRS)主席、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机器人外科主任Vipul R.Patel教授发来祝贺,并盛赞基于精准机器人手术体系的升级版前列腺癌根治术——“复肿技法2.0版”,接受保神经根治术的患者比例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