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年轻”是否意味着复发风险高?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复发风险有无区别?手术方式选乳房切除or保乳手术?BRCA1/2突变的年轻患者能保乳吗?谁必须接受辅助化疗?化疗伤害生育功能怎么办?哪部分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必须加OFS?GnRHa用3月剂型还是1月剂型?如何提高长期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关于这9个问题,《肿瘤瞭望》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4位大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与您分享经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刘强教授,明年2月份您将在广州组织全国专家讨论中国版年轻乳腺癌共识,这项共识与国际BCY年轻乳腺癌共识相比有何特点?
刘强教授:东西方的乳腺癌人群分布、肿瘤特征之间的差异还是挺大的,中国患者面临的临床综合诊疗问题与欧美有显著不同。我参与了BCY5共识讨论,发现很多中国乃至东亚关注的问题并没有被提出来,比如OFS方式,GnRHa可用于卵巢抑制或卵巢保护,但这两个适用人群、使用时长和目的都截然不同,共识需要对GnRHa的应用进行更详细的讨论;还有年轻患者的生育问题;内分泌治疗相关并发症问题,比如为了处理他莫昔芬造成的子宫内膜增厚,诊断性刮宫可能被滥用(临床上中国因他莫昔芬导致的子宫内膜癌很少见,而且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是55~60岁,与中国服用他莫昔芬的人群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充分讨论,能够制定一本贴近中国患者需求、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国年轻乳腺癌共识。
刘健教授:我们的共识与欧美共识肯定会有一些差异,比如中国妇女的生育愿望通常比欧美高很多,而我国的遗传咨询服务做得比较差,乳腺癌团队制定的共识与妇产科专家制定的共识存在较大分歧。这项共识将邀请乳腺癌科医生和生殖专家共同参与,达成一致意见,为患者提供基于中国数据、富有中国智慧的保护生育功能的建议。
专家简历
刘 强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
哈佛大学Dana Farber癌症中心讲师
ESO-ESMO年轻乳腺癌国际共识专家组成员
亚洲乳腺癌协作组成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疾病学组组长
刘 健
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硕导、省保健委专家
福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乳腺肿瘤组委员兼秘书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乳腺学组委员
王树森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乳腺癌内科首席专家、内科乳腺病区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 坤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二科主任
CSCO理事
CSCO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主任委员
2015年世界乳腺癌大会获得KBCF Scholarship
2017年第一届中国好医生获得者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